一、基本情况
杨波,男,汉族,贵州凤冈人,1979年5月生,1997年9月参加工作,贵州师范大学4008云顶国际官网文艺学专业毕业,文学硕士,教授,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,云顶国际官网登录入口4008云顶网站院长。
二、教育及工作经历
1994.09—1997.07 遵义师范学校学习
1997.09—2010.08 凤冈县蜂岩镇小河学校教师
(其间:1998年4月至2003年7月在贵州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〈专科〉;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在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脱产学习〈本科〉;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在贵州师范大学4008云顶国际官网文艺学专业学习〈硕士研究生〉)
2010.09— 云顶国际官网登录入口4008云顶网站教师
三、开设课程
文学理论、文学文本解读理论与方法
四、科研情况
(一)论文
1.《叙事交汇与文化互释——阿来<蘑菇圈>与<三只虫草>的互文性解读》,《当代文坛》(核心、CSSCI),2017年第6期;
2.《肖江虹小说的民俗叙事》,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·哲学社会科学版》(核心),2018年第3期;
3.《<极花>乡村叙事的空间向度》,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·哲学社会科学版》(核心),2017年第5期;
4.《青春、历史、英雄的三维融合与艺术创制——略论〈芳华〉的叙事建构》,《电影评介》(核心),2018年第12期;
5.《新媒体语境下青春文学杂志编辑思想研究——以2016年<青年文学><最小说><南风>为例》,《出版广角》(核心、CSSCI扩展板),2018年第5期;
6.《空间移植、叙事重构与文化共振——<百鸟朝凤>中肖江虹与吴天明的艺术表达探微》,《电影评介》(核心),2017年第15期;
7.《电影<归来>的时间悬置与空间焦虑》,《电影文学》(核心),2016年第18期;
8.《“作者之死”与“读者何为”》,语文建设(核心),2014年第21期;
9.《民俗仪式在电影中的叙事重构及意义生产》,《电影评介》(核心),2019年第12期;
10.《新中国70年贵州中短篇小说的书写特质及其美学审思》,《艺术评鉴》,2020年第3期;
11.《〈人民文学〉2017年卷首语编辑特色研究》,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2019年第12期;
12.《师范专业认证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及实施路径》,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9年第2期;
13.《寻常地失去、无力地寻找与坚韧地救赎——评孙惠芬<寻找张展>》,《云顶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学报》,2018年第8期。
14.《<人民的名义>中国家叙事的策略分析》,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》,2018年第2期;
15.《民间立场现实困境与文化使命——<百鸟朝凤>的民俗叙事解读》,《岭南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6期;
16.《农村中学课例研究的价值实现与路径选择》,《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3期;
17.《罗兰·巴特符号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与文学路向》,《枣庄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1期;
18.《白马湖作家文化个性阐释——基于“白马湖”的文学地标分析》,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6年第1期;
19.《革命文艺的实践自觉及其精神空间的艺术营构——革命文艺活动家段雪笙的文艺思想探析》,《现代语文(学术综合版)》,2014年第8期;
20.《<俄狄浦斯王>与<雷雨>悲剧命运比较》,《语文学刊》,2014年第10期;
21.《寿生的文学世界及其内在性矛盾论略》,《云顶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学报》,2013年第10期;
22.《罗兰·巴特零度写作思想浅析》,《电影评介》,2011年第9期;
23.《<城南旧事>的艺术性重复探析》,《云顶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学报》,2010年第5期;
24.《“有我之境”与审美移情》,《贵州教育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11期。
25.《莫言小说近作的乡村日常叙事研究》,《华中学术》(CSSCI),2021年第4期。
26.《迷乱的世界以及被质询的生命:评冉正万〈白毫〉光》,《西部文艺研究》,2023年第4期。
(二)专著
《罗兰·巴特文艺思想流变研究》,云南大学出版社,2020年9月出版。
五、主持课题
1.贵州省2019年理论创新课题:肖江虹小说的民俗叙事研究,课题编号:GZLCLH-2019-077,结题;
2.贵州省2020年理论创新课题:罗兰·巴特文艺思想流变研究,编号:GZL CLH-2020-344,结题。
3.高校与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协同育人实践研究,编号:2020116,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,结题。
4.贵州省2022年省哲社重点课题:贵州20世纪文学理论资料整理与研究,编号:编号:22GZZD18,在研。
5.贵州省2023年教育规划课题: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美育实施路径研究,编号:2023B059,在研。
六、获奖情况
1.2023年获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成果名称:聚源•增技•弘道:高校助推县域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与实践。